【导读】【每日一练】四川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2020.4.8。更多教师招考信息,备考干货,辅导课程,时政资料,欢迎关注四川教师招聘考试网。
1.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( )。
A.中国古代的主流文化是伦理型文化
B.古代中国的文化传统以“重商抑农”为主要特征
C.西方文化是知识型文化
D.《学记》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
【金标尺·国培答案】B。
解析:在两千余年封建历史中,“农本商末”观念是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主调,由此形成“重农抑商”政治方针是古代统治者惯行的基本治国之策。故本题答案为B。
2.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中,学习行动的8个加工阶段是( )。
A.动机、领会、获得、保持、回忆、概括、作业、反馈
B.动机、领会、刺激、保持、回忆、作业、评价、反馈
C.获得、领会、强化、回忆、概括、作业、评价、反馈
D.动机、领会、获得、强化、保持、概括、作业、评价
【金标尺·国培答案】A。
解析:加涅提出了他的学习过程的八个阶段:即动机阶段、领会阶段、获得阶段、保持阶段、回忆阶段、概括阶段、作业阶段、反馈阶段。故本题答案为A。
3.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的主要观点是( )。
A.学习实质上是一种条件刺激上的变化,学习是增强条件反应的手段
B.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,学习是由刺激转变为消退的手段
C.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,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
D.操作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,操作性行为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
【金标尺·国培答案】C。
解析:斯金纳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,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。故本题答案为C。
4.心理辅导的目标是( )。
A.寻求发展和行为塑造
B.寻求发展和学会调适
C.寻求发展和自我控制
D.自我控制和学会调适
【金标尺·国培答案】B。
解析: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归纳为两个方面:第一是学会调适,包括调节与适应;第二是寻求发展。这两个目标中,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,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,可称为调适性辅导;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,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,可称为发展性辅导。故本题答案为B。
5.小林私自拿水果摊上的一个苹果,经同学检举,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。老师问道:“小林,你私拿别人的东西,这已经是第几次了?”小林低着头回答:“第五次了。”“你为什么不改呢?”“我也晓得不对,就是……就是有时忍不住,”教师应从( )入手对小林进行教育。
A.道德认识
B.道德意志
C.道德情感
D.道德行为
【金标尺·国培答案】B。
解析:本题考查德育过程。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在知、情、意、行互动发展的过程。包括道德认知、道德情感、道德意志、道德行为四个要素。其中,道德意志是指个体自觉的调节道德行为,克服困难,以实现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,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。题干中小林能够认识到自己拿水果的做法不对,因此,他在道德认识上是没有问题的,他就是忍不住要去拿,也就是不能自觉的调节自己的道德行为。因此,对小林的品德教育宜从道德意志下手。故本题答案为B。
【推荐课程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