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.如何推进司法公正
(1)推进司法体制改革,确保司法机关的独立地位
习近平总书记说:“要确保审判机关、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、检察权。”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是法治的本质要素。为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,须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、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、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,防止以权代法、以言压法,在权与法之间画定了高压线;切实提高司法机关地位,对人、财、物应具有更大的自主权,不受于地这样才能使司法活动公开和公正化。
(2)努力提高司法工作者的素质,加快司法职业化建设
要实现司法公正,司法人员的政治素质、业务素质及身体素质都应符合现代司法工作的需要,尤其须具备清正廉洁、刚直不阿、忠于法律的司法品格和正确理解、适用法律、正确行使法律赋予的裁量权的司法才干。目前,各级司法机关必须以司法职业化建设为主线,改革、完善现行的司法管理体制。科学确定各级司法法官名额,建立公正、公开的司法官遴选制度和惩戒制度,保证精通法律、品行端正、广受尊重的职业法律工作者被任命为司法法官;建设科学司法评价体系和程序,真正发挥其考核、评价、激励、督促和作为晋级、奖惩依据的作用;加大对各级司法官的管理力度,建立适应司法法官职业特点和独立司法需要的保障制度。要加强干警学习和培训工作,健全司法干警的公开考试、择优录用、不合格人员辞退制度。依照警察法、检察官法、法官法规定严把进人关,疏通出口渠道,抵制和杜绝违反法律规定进人的错误做法,对不适合和不适应司法工作的人员坚决清理、辞退,从人员素质上确保司法公正。
(3)建立责任倒查,终身追责的制度
习近平总书记提出,“要紧紧牵住司法责任制这个牛鼻子”。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,“让审理者裁判、由裁判者负责”,让司法权力与责任统一,坚持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,确保审判程序的合法化、正当化,让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合流,从而确保案件处理经得起法律和历史检验。这将强烈警醒和严厉惩戒办案人员,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办案人员不负责任、徇私枉法。
(4)加大司法公开,阳光执法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要坚持以公开促公正、以透明保廉洁。”实行阳光司法、审判公开、裁判文书公开等,将司法活动置于当事人乃至社会的监督之下,可以有效防止办案人员滥用权力、超越法律,甚至谋求自己的利益,从而减少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负面后果,也可以照射伸向司法领域的各种“手脚”。
(5)完善、落实具体的法律制度
强化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知情权、陈述权、辩护辩论权、申请权、申诉权的制度保障。健全落实罪刑法定、疑罪从无、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。完善对限制人身自由司法措施和侦查手段的司法监督。加强对刑讯通供和非法取证的源头预防,健全冤假错案有效防范、及时纠正机制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