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正确处理政治和法治、改革和法治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关系。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,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。“改革与法治如鸟之两翼、车之两轮”,要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,在改革中完善法治。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,实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、相得益彰。要发挥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互补性作用,确保党既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,又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、从严治党。
(9)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
全面推进依法治国,必须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、忠于国家、忠于人民、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。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,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,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、专业化、职业化,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。要坚持立德树人,德法兼修,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,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。
(10)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“关键少数”
领导干部具体行使党的执政权和国家立法权、行政权、监察权、司法权,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。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尊崇法治、敬畏法律,了解法律、掌握法律,遵纪守法、捍卫法治,厉行法治、依法办事,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、推动发展、化解矛盾、维护稳定的能力,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,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。
“十个坚持”,回答了全面依法治国一系列带有方向性、根本性、全局性的重大问题。
“十个坚持”,构成了一个系统完备、逻辑严密、内在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。
5.依法治国的有效举措
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。依法治国,首先要有法可依,坚持以民为本、立法为民理深入推进科学立法、民主立法,把公正、公平、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,完善立法体制机念,制,加强重点领域立法。
深入推进依法行政,加快建设法治政府。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,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。要健全依法决策体制改革,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,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,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;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,全面推进政务公开,加强互联网政务信息数据服务平台和便民服务平台建设。
增强全民法治观念,推进法治社会建设。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,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,深人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和支持人们理性表达诉求、依法维护权益。
保证公正司法,提高司法公信力。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,优化司法职权配置;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,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,构建开放、动态、透明、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,推进司法公开,坚持以事实为根据、以法律为准绳,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。
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。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,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、专业化、职业化,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,重点打造一支政治立场坚定、理论功底深厚、熟悉中国国情的高水平法学家和专家团队。
